木兰和朋友们
海报底图:黄玲《故乡的云》 标题字体:李润兰
海报设计:阿绿鹅
左:梦雨作品
阅读区
在这里,你可以读到流动女工文集《我的童年》、 女儿国Ssociety发起的集体写作项目《妈妈的故事》、静远发起的 《写母亲》项目出版物,以及从“刺纸&高压俱乐部”挑选的与展览话题有关的书籍。
书目:《变成种子的小孩》、《这样的我》、《Pod 2》、《工餘》、《妇女力量,社会翻转》、《偷自行车的人》展览画册/展销场『目录』4……
鸣谢:冯俊华、开开、陆思培
《我的童年》木刻封面(2020)
刺纸在北京拜访木兰花开后,回到广州在上阳台木刻band号召朋友们为女工文集《我的童年》创作封面,后来各地也有朋友响应共同刻印。这些封面在本广大画廊义卖,收入捐返木兰花开,其中的三张后来也成为了出版物第二版的正式封面。
创作者:里林、朱建林、小清、观奇、彭雪莹、朱旭飞、木又、weiyu、shun、吴海珠、王一湘
小希作品
梦雨作品
「写母亲」第五季:流动女工专辑《住在亲情里的疫情》封面(绘画:梦雨)
小希、梦雨、静远 《写母亲5:住在亲情里的疫情》 (2021,纸面素描)
“写母亲”第五季《住在亲情里的疫情》是一本流动女工写作专辑,由艺术家、写作者静远组织和编辑,51人出版发行,全书共计10万余字,编入了四位女工的七篇文字,以及不同身份的回应人所写的四篇文章。整本书的生产是一个动态的、带有教育介入和阶层相见性质的过程。
小希,广西人,1992年生。2010年高二辍学, 目前在各地打工。从小喜欢画画,也喜欢跟小孩相处,希望可以找到一份带小孩的工作。
左:赵倩 右:何文琼
左:慧枝 右:王娜
左1:小春芬 左2:黄玲 右:凌云
木兰摄影小组的作品
木兰花开社区的姐妹们持续地创作摄影作品,她们已经举办了多次展览。在“不止是目光”中,你可以通过这些作品代入她们的目光,看见她们想念的家乡、暂居的城市、日常生活的美感、心爱的孩子……
游戏剧场“木兰花的人生”
每周两场,美术馆公众号报名。你会抽到一个基层流动女性出生身份卡,依靠自己的判断和选择完成一系列有关教育、工作、婚姻和生育的游戏关卡,经验基层流动女性的真实生命历程,通过身体参与来对流动女性这一社会群体进行更多的认识和思考。“这也是一个有点另类的艺术项目。它和别的游戏不一样,没有升级打怪,没有道具奖励,甚至不太‘爽’。在这里玩家所经验的,只是一个打工女性在各种人生情境里可能遭遇的人生盲盒与有限选择……”
“木兰花的人生”游戏设计:郎佳静,张竞文
现场指导:赵志勇
触目艺术小组 《抹擦嚓&洞此呲》(2022,声音、综合材料装置)
这是一个家务黑洞、日常生活的陷阱、感官挑动的时刻,连接线索放胆穿梭吧!
触目Tactileye是一个致力于研究触觉艺术的艺术小组,使用道具或者动作来创造感官,并通过这些形式来讲故事。小组定期组织集体排练、个人创作、线上读书会和公众工作坊,并保持去中心化、开源开放、自由流动的状态。
拿爱来做俱乐部 《寻求合作13247560471》 (2022,影像,39分)
两年前六合苗老母生小孩时从广州滚回了潮汕的老宅,和其它亲戚和非亲戚互助带娃,并且跟村里其它人一样在空余时间做缝纫挣钱,半年前开始自己接单生产娃衣,合作挣钱养家糊口,在没有单的时候就生产空气——拍片子来继续挣钱。大家起的名字合在一起叫:拿爱去做国际舞台上的贱民狂想造衣飞马行空隐形守护梦幻霓裳中年野梦少女组,我们寻求服装和电影合作机会,公众号/IG:diyloveclub。
尘埃+静远 “汗流浃背”项目之《北京公寓》(2022,木刻印刷、打印 )
平面图来自家政工尘埃画的她所服务过的几个雇主家,人物晚上睡觉的位置关系是她用来表达主仆关系的元素。静远将这些人物转译成为木刻作品。
尘埃,黑龙江人,1970年生,1987年初中毕业,做过生意、塔吊司机、幼儿园生活老师、家政工,爱好写作,为社区报主编,2019年参加皮村工友之家文学小组,并在其刊物中发表文章。
静远,1979年生于广西,芝加哥艺术学院艺术硕士,「写母亲」项目发起人,曾在多个公益机构开过写作课。她在“普通人的创作”这个概念下,不断尝试专业和非专业的边界、也立足以创作力来推动特权和剥削下不同声音互见和互助的可能。
梦雨+静远 “汗流浃背”项目之《伟大的投降》 (2021-2022,丝绸面铅笔素描、纸面素描)
梦雨画了一些名为《家政工的时间去哪了》的素描, 静远模仿笔迹,在丝上复制了梦雨经常接触到的家政中介公司的广告招牌和宣传口号。
梦雨,甘肃人, 1966年生,1990年结婚,有三个孩子,2007年起离家在个城市打工,2017年后固定在北京做住家家政工,工友之家文学小组成员,她也是北京鸿雁社工服务机构组织的各种文艺活动的核心成员。
左牵羊 “妈妈”系列(2021,绘画)
左牵羊 “眼泪的故事”系列(2021,装置)
艺术家邀请朋友们和观众在泪珠上写下让自己流泪的事情,作为交换你可以获得女性的眼泪汇聚在一起后的小书。
左牵羊,1995生于海口,在广州小洲村有一个盤絲洞,《妈妈的故事》编辑之一。艺术家关注人们私密和脆弱的“另一面”,希望创造每个人都能够参与叙述表达的平台,把个人经验呐喊出来。
社区
木兰花开社区活动中心的一角来到了广州。这里有木兰成员的日常记录、 活动道具、书写文献,还有几位女性的图片故事。散落在空间中还有姐妹们的个人史故事,请坐下阅读,来到她们的世界。
陈嘉璐 《姑婆芋》 (2022,手织布、家用电脑刺绣、 手工刺绣、棉花、棉布)
姑婆是对父系宗族的女性长辈的称呼,亦有指未婚的、离群的、具有“威胁性”的老年女性。在西江沿岸,有时自梳女被称为姑婆。姑婆芋是是常见于室内、城市绿化带、野郊和山林的植物,经常在没有种植的情况下自生长而出,外形与芋头非常相似,有毒性。此作品可做坐垫、床垫或地毯。
陈嘉璐,1992年出生于东莞,现生活工作于广州,伦敦艺术大学纯艺术学士,黄边站研究员,女子天团NZTTSewingCo-op成员,及“姑婆屋”的“姑婆”。近期关注珠三角的早期移民女性——自梳女下南洋的漂流记忆和路线,并将自身的经验代入人与土地的关系,对消逝的网络进行追踪。
齐丽霞
从工厂到社区,丽霞的个人经历将两个场域联系了起来。她曾经在厂里打工,现在是木兰花开的机构负责人,这里有丽霞的私人影像和物品、拼贴创作、生活点滴。
谢金娇
她很早就辍学了,但是从墙上的证书看来,她很好学。她在深圳生活及工作,自学绘画。
流动女工戏剧《生育纪事》
是一部非虚构社区剧场作品,由木兰花开集体创作,来自二十名随丈夫进京务工的女性的真实故事。作品在女工社区进行采访和戏剧工作坊,招募演员,共同排演。演出讲述了小玉的生产经历,呈现了流动女性生活的艰辛和为家庭做出的奉献和牺牲。
何文琼
展览中包含三个基层流动女性的个人案例,文琼是其中之一,这里展示了她的个人史物件和摄影创作。文琼很早就结婚生子,经历了一些困难,但是她是非常乐观与开朗的人,也是一个天生的艺术家。
招贴处
在这里你可以找到并带走有关这个展览的各种信息,除了展览中的作品以外,每周末有两场“木兰花的人生”游戏剧场,以及其他对话活动的消息,详情关注“广东时代美术馆”和“扉FEI”公众号。这里也有木兰姐妹集体参股并手工制作的牛轧糖、雪花酥以及其他制品,你也可以扫码支持木兰姐妹放声歌唱。
展场摄影:奇雲
这个展览包含三个邀约。
木兰花开是一个服务于基层流动女性的社工中心。我们结缘于2020年《刺纸》拜访北京木兰机构,他们回到广州后,发起为女工文集创作木刻封面的活动。这个春天,木兰带着姐妹们的创作和生命故事第二次来到广州,她们向我们发出邀约,促成这个展览以及展览中有趣的多方合作。
第二则邀约,我们期待你到来这个展览,跨越地理、职业和阶层等重重区隔,我们邀请你观看,看见;并在每周的游戏工作坊中,用身体而非话语或图像来体知流动女工的生命经验。同时,有几组当代艺术家/团体也加入到展览中,她们与木兰一样,用不同材料、身体的感知,思考着女性的社会处境、身体、妇女连结、劳动与家庭、工作与价值等等问题。我们还将在展期内组织数场对话活动。
我们与木兰共享一种艺术观:“在自主表达和自发连结的过程中,重新创造自己、定义集体,进而共同创造现实。”一次展览不仅仅可以为一个群体提升可见性,我们希望“对话”是“看见”的前提,并且带着对问题意识的深辨。也许当目光成为双向,表达被相互交换时,新的现实和新的关系从中而来。
最后有一个开放的邀约,我们邀请你与我们一起想并做:除了“看见”和“对话”,我们还能找到什么样的动词,促成未来的连接?
不止是目光
——由木兰的故事开启的三个邀约
广州市越秀区农林下路5号亿达大厦
陈逸飞、欧飞鸿、聂威、Sixin、何凌雪
Chen Yifei, Ou Feihong, Nie Wei, Sixin, He Lingxue
阿绿鹅
A Lue
方欣、黄逸伦、郭湘钰、林坤剑
Fang Xin, Huang Yilun, Guo Xiangyu, Lin Kunjian
木兰摄影小组黄玲作品 / 流动女工戏剧《生育纪事》 / 左牵羊《妈妈原来我们都是父权屋檐下的寄居者啊~!》 / 陈嘉璐《姑婆芋》 / 触目艺术小组《抹擦嚓&洞此呲》 / 尘埃、静远《北京公寓》/ 木兰姐妹物件
扉于2007年在广州东山口竹丝岗社区创立了扉艺廊,2017年更名为扉美术馆。现今已成为华南地区开馆历史最长的民营非牟利当代艺术机构。近年来,扉美术馆通过各种公众参与的艺术项目探索公共艺术的在地性、公共性和社会性,让艺术深入社区和日常生活。